|
从一个故事看懂发心修庙的福报庙观网带大家从一个故事看懂发心修庙的福报。话说,嘉兴有一位叫包凭的人,字信之。包凭这个人“博学高才”,但是“累举不第”,每一次去考试,都没有考取。包凭科举没考中,他就留心二氏之学,“二氏”指的是佛教与道教。他去学佛教与道教的学问去了。 包凭有一日偶然到了一个小庙。庙里有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圣像,常年放在露天,被风吹雨淋。包凭看了很难过,心想:观世音真人的圣像怎么能在露天风吹雨淋呢?必须要安放好。于是,把钱包打开看看里面,还有十两银子。他从自己的钱袋里把十两银子全部拿出来,交给住持。希望让主持慈悲给观音修个殿堂,不要让观音淋到雨。
住持跟包凭说:修建殿堂的工程很大,十两银子不够用的,恐怕没有办法完工。包凭又取出四匹松布,打开衣箱看看,还有七件新衣服。里面有一些比较贵重的,“纻褶”,是麻的,麻制的衣服;“褶”是夹衣,有单衣,有夹衣,都是新置的。包凭的仆人就说:算了!何必要捐献这么多呢?
包凭就说:只要圣像无事,能把殿堂修好,不要再淋到雨,我就算没有衣服穿也无所谓。这是包凭的一片真诚之心!住持听闻落泪,说:“布施银两以及这些衣服、布,还不算太难,只有您的这一片虔诚心、真诚心,实在是太难得了!”
等到殿堂的工程完毕,包凭就请做太守的父亲,一同来到庙里住了一晚。夜里,他梦到护法神来感谢他说:你为观世音圣像修建殿堂功德无量,你的孩子将来会得大福报,享受荣华富贵。
果然,护法神说得丝毫不差,他的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登第”。“登第”是指中了进士,做了显官,是子孙贵显之报。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中说:“不肯施一毫,就中为方便。常欲觅利益,死入寒冰狱。” 与其怀悭吝,不如能舍施。像故事中乐于布施,破除悭吝,则天上冥间,三界万灵,都来护佑,善信皆可随功受福。另外,不论布施财物多少,道士都不应区别对待,随缘接受善信布施,广结善缘才是最好的。
三阳万寿宫又称鹿豹道院,始建于宋朝,距今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道教正一派道观,三阳万寿宫在文革动乱时期遭受了严重破坏,2015年当地落实宗教政策拨给道众土地进行重建。现在的三阳万寿宫整体比较简陋,年久失修,殿堂老旧漏雨,过去多年香火一直比较清淡,修缮宫观的资金筹集缓慢。如有善信发心施舍修缮道观庙宇,帮助道长重建祖师道场,修造道观宫殿,绘制塑造神像,其中的功德是尤为殊胜的。修庙建观对于我们的现世及将来都有不可思议的利益,为自己积累善缘感召福报,福及父母师长亲眷,荫泽后代儿孙! …………………………………………………………………………………………………………………………………………………………… 上一篇布施一定要很有钱吗?下一篇道教诵经礼仪,诵经的作用 |